联华证券_炒股配资平台_线上配资股票详情
  • 首页
  • 联华证券
  • 炒股配资平台
  • 线上配资股票详情
  • 联华证券

    今日快讯:专家预测未来3年国内车价或降30%,靠谱吗?想买车应该再等等吗?

    发布日期:2024-05-07 22:09    点击次数:100

    专家预测未来3年国内车价或降30%,靠谱吗?想买车应该再等等吗?

    专家预测未来三年国内车市平均价或降30% 比亚迪将价格战延续

    提问于2024-02-29回答 7

    回答 7

    天和Auto

    2024-02-29汽车领域创作者

    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王萌称:

    当前市场供过于求、消费趋向理智,产品价格直降可能才是直接的刺激方式,国内车市的所有车辆平均价格可能会在三年内降低30%。

    如何解读这个观点?

    笔者赞同这个观点,因为消费左移已然成为趋势,几乎所有商品的“品牌溢价空间”都在被极度压缩。解读这个观点首先需要解读“消费左移”的概念,简而言之,一个L型图表,横轴是价格,纵轴是品质;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横轴右移则是价格上涨,横轴左移则是价格下跌。消费左移指的是市场用户仍旧注重产品品质,但是更原因接受低价格的商品,这是用户需求的变化;供给端具备调整商品价格的空间,具体到汽车领域的调整空间主要集中于“品牌溢价”。

    一台售价10万元的汽车,其制造成本究竟有多少?

    一般观点认为硬件成本占40%,其他成本占40%,车企和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占20%;实际要比想象中的更夸张,尤其是燃油车,所以只要消费左移形成趋势,同时客观存在供需关系失衡,那么商品价格降低就是必然的结果。

    汽车一种非常特殊的大宗商品,其所含有的属性非常复杂;其中有一重因素是多数汽车用户不承认存在但事实存在的,那就是车辆的“社交属性”,也可以称之为“品牌价值”。比如许多人购买汽车不是单纯的为了遮风挡雨,而是为了“混圈子”,或者通过具体车型与品牌来彰显个人实力,可是说到底还是为了圈子——这就是汽车的社交属性。

    一旦有了这个属性则汽车品牌势必具有品牌溢价能力,而推动消费左移的源动力是消费理念愈发的理性,理性则会让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使用属性而非附加属性。同时理性还与另一个词高度关联,这个词是“淡泊”,当看透一些事物本质之后,人们总能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的合理分析与预估;最终会让自己认清是否有必要去通过品牌附加属性去追逐不切实际的目标,至此品牌价值的价值将持续的缩水。

    高品牌溢价的汽车产品卖不动了,那么留给车企的唯一选择就是降价。

    当二线品牌开始降价则会把压力传导至一线品牌,一线品牌被动降价则会倒逼二线品牌再次降价,降价操作在两个品牌矩阵之中不断反弹则会让价格战持续的进行。

    价格战只要开启则不会轻易停止,只有到降无可降并且完成格局重塑之后才会停歇。

    以目前的单车利润来看,汽车的价格战才只是开始。

    只不过下一轮的价格战主力会是新能源汽车品牌,15万元以内的燃油车售价下调空间不是很大了,预计还有15%~20%的空间;中、高端燃油车的降价空间还很大,预计不止30%。不过相较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则是小巫见大巫,曾经的新能源汽车价格高昂是因为动力电池制造成本高,并且作为新技术产品在产业规模不够大的阶段里也难以控制成本;但是现在已经形成产业规模,动力电池的核心原材料价格下探几乎八成!并且动力电池的类型也不再单一,除了成本高的各类三元锂电池以外,还有低成本的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的钠离子电池也已经完成装车。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价格会开始下探了,只不过“概念溢价”不打破还是很难出现理想的价格调整幅度。

    “概念溢价”是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另一个因素,似乎提到新能源就会让人高看一眼,各大品牌也以此为基础来拓展解读,亦或者称之为“强行贴金”。比如用清洁环保、能源再生、梯次利用等概念来包装新能源汽车,让车子看起来有些不凡的感觉。可是这些概念实际与终端用户没有直接关联,只是大家都在这场技术狂欢中迷失了;而当初期用户逐步清醒过来之后,这些概念也就炒不动了,留给新能源车企的选项也只有压缩概念溢价的占比。

    其比例高得惊人,这一点从近期多个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的价格调整幅度即可得到印证。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用户也有消费左移的变化,车企也只有降价;新能源汽车的降价将压力给到燃油车,价格战的小球则会在这两大阵营里持续反弹。所以价格战确实才刚开始,30%的预估既不保守、也不夸张,三年内有可能达到该标准,如果购车规划可以延长则建议适当等待。

    赞同 90

    评论 118

    收藏

    分享

    Saka财经

    2024-02-29

    比亚迪秦最近3年的车价都降了30%以上了,在比亚迪的引领下,其他车企跟风降价,专家预测的国内车价三年降30%完全能实现。

    比亚迪汉,现在最低价169800,比起之前的汉DM-i冠军版便宜了2万元,降价幅度达到11%;而比亚迪秦,从99800降到79800,降价幅度达到20%;比亚迪唐也随着汉降价了,据说比亚迪宋系列还要降价,基本是全系大降价了。这只是刚刚发生的,越到后面,价格战会越厉害,玩不起的只有说bye-bye。

    要知道秦2022年还在12万的价位,到现在已经是79800,直接降了30%以上。

    因为比亚迪和其他国产汽车这几年的发力,合资车已经被打的连连降价了。

    此次比亚迪一系列车型再大幅降价,其他国产车跟随,这是直接让合资车没有活路了。合资车除了大幅降价,也没有别的选择。

    关键是,传统的合资油车,就算降价,也翻不起风浪。

    这些价位的合资油车,配置太丐了,发动机、底盘、调教、耐用等以前吹嘘的点,现在对比国产汽车已经没有优势。典型的比如日系车收音机对比比亚迪秦的大平板,这是差了得有多少代啊?提速也是被吊打,其他体验没一个比得上的。

    按照这种趋势,比亚迪还有空间可以降价,而其他车企也必然采取跟随战略,只有降价才能占领市场,才能够活下去。

    现在想买车的,如果对比亚迪品牌不介意,可以上比亚迪,价格降到这个幅度,暂时不会有大的变动。而且早买早享受,一部爱车也能用上好几年。

    如果是别的品牌,建议等到年底车商冲销量大促销的时候再下手。毕竟按现在的趋势,降价是趋势,早下手的很可能被后面的价格背刺到。

    赞同 10

    评论 10

    收藏

    分享

    白菜研究所Jarvis

    2024-02-29汽车领域创作者

    其实在降价这里,业内蛮多人在去年就达成一致了,汽车内卷要随着这次新能源变革彻底完成才能彻底终结,不过24-25年应该是最激烈的两年了。

    这不比亚迪年后直接连续出招,荣耀版秦plus、海豚、汉、唐,马上又要出宋plus和海豹的荣耀版。简直了,各个都是核武级

    这波我是真难受啊!汉dmi已经跟我21年买宋plusdmi一样了。

    要知道汉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车,当年也是因为囊中羞涩才退了一步。

    今天看到这个价格,我直接绷不住了。。

    其他人是不是一样难受我不知道,但雷军估计比我还难受,两天两场发布会看完,估计军子都从头凉到脚。

    汉唐这俩一个月销量合计四五万台的中大型车型,又要把B&C级市场的竞争烈度提上去了。

    之前就聊过,特斯拉降价就一个细分领域(中大型纯电SUV),比亚迪降是拉着全价格区间陪着。

    现在这种价格战区间越来越大的情况,迪子这种全产业链车企,优势就出来了。

    所以现在要不要买车,我的建议是,如果买比亚迪现在可以下手了,这个价格空间不大了;但是其他品牌的话,继续观望也没问题,这波肯定要持续到25年,现在很多车企还没反应过来,再等等选择更多。

    这背后的逻辑,就很值得来分析一下了。

    虽然现在油车还是新能源车价格都低,但油车是过去式、新能源车走在成熟的路上,都不是未来最终的车辆形态。所以说,这种低价不一定是性价比,只是时代转化过程中需要付出的对价罢了。

    为什么现在的性价比其实不是真实惠?

    现在无论是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明显都不是可见的未来(大概率2030年前后)中的成熟形态。

    燃油车在既有路线下已经非常成熟了,没什么搞头了其实。这个情况下,各种零部件的成本也早被摊平了,成本确实不高。

    而且燃油车还在切实面对新能源车的竞争,降价也是主流选择了。

    所以现在的低价,一方面是极致成熟的规模化降本、另一方面是新能源车的挤压。

    成熟归成熟,但从汽车形态来讲,燃油车完全没有未来。以现在新能源车展现出的在电气化架构基础下,更强的智能化水平和人机交互就不谈了,关键是车主能主动控制的部分越来越多,从主动悬挂到刹车强度、再到道路预瞄调整车身刚度、输出策略等等。

    这些明显都不是燃油车这种没有电气化基础的形态能做到的。

    但新能源车的问题大家也都清楚了,虽然现在越来越成熟,很多方向性的架构也都开始落地。但整体来说还在演进过程中,整体并未达到完全体。

    现在唯一能算是成熟的新能源就是国产插混,主要是dmi这些,但他们的问题可能也和燃油车一样,未来还是要给纯电让路。

    所以,买一个明确不是未来十年最终形态的产品,你还想卖我正常价格?那肯定不可能。

    现在消费者买到的便宜车,如果从代步角度那确实是划算,但毕竟一个是要被淘汰的形态、一个是过度形态,给我优惠也合理。

    那么再来聊下这轮内卷的节奏吧。

    今明两年最激烈,后续会趋缓并逐步完成能源替代

    其实关注车圈的朋友也能感受到,现在竞争已经逐渐进入刺刀见红的阶段了,诸如二线合资和一些新势力也都开始出现一些涉及生死的问题。

    而且随着上面去年关上造车资质的大门,也已经在官方层面定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阶段也从“自由竞争、各凭本事”的初级阶段,正式进入到市场化、有序竞争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的玩家基本也都是老牌车企和一批已经经历了市场验证、有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车企了。

    在过去十余年,尤其是过往三年的飞速发展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越来越清晰,车型选择也越来越多。下面各家需要在每个细分领域都要面对完全的竞争,看谁的技术快一步、产品设计更得消费者欣赏了,已经不存在什么蓝海领域了。

    像比亚迪这种巨头,24年已经明确要把王朝网全部升级新平台,而且还要新发一系列新车,而且随着碳酸锂价格不断走低,性价比肯定越来越好。

    在24、25年的竞争结束后,肯定要再出局一批,里面有新势力、也有一些老牌合资,不过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后续预计新能源车会达到相对成熟阶段,而且第一批大规模电车用户的车子也跑了3年以上,甚至长的能到5-7年,随着耐久性逐渐得到验证,大众认知会再上一个台阶。

    后面会迎来又一波新能源替代燃油车,然后主副关系彻底逆转,燃油车成为小众。

    再往后就是到2030年前后逐步实现既定目标,然后等着存量燃油车逐渐消耗,最终达到完全替代。

    赞同 70

    评论 85

    收藏

    分享

    乔木薯薯

    2024-02-29

    不能一概而论。

    有些数十上百万的高端车型,降价50%都还会有不错的利润率。

    但有些十万以内的车型,整车的毛利润都未必有30%,如何能降30%呢?

    当然,万事无绝对,中国的汽车市场正处于急速变化之中,竞争十分惨烈,未来数年极可能会有超过一半的车企破产或者被收购。

    那么头部车企为了抢占市场降价30%甚至更多以亏本价销量,或者快要破产的车企以亏本价清货来获得现金流续命,都是可能的。

    总体来说,未来中国车市的趋势是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

    经济2024年初的这波大幅降价,车企的毛利率已经比较低了,再次大幅降价的可能性很低。但是,车企也就是没有竞争手段了,可以升级呀。

    低端车型升级成中端车的性能,中端车型升级成高端车的性能,这不就是变相降价了么?

    总结就是:

    低端车型升级,高端车型降价

    至于买车要不要等等,

    如果从经济上来考虑,相同的钱,明年能买到的车永远比今年的好,等等党永不吃亏。

    如果从实用角度考虑,需要就买,你永远也等不到最划算的时候。

    如果你即想早享受,又怕吃亏,推荐你先买一个比你现在的预算更便宜的性价比车,等过两年开腻味了,再换一个当时来说更好的车就行。

    赞同 1

    评论

    收藏

    分享

    佛系龚大叔

    2024-02-29

    车价在接下来几年内,必然持续下跌,但是,如果你需要一台车,恰好有一台车你喜欢,且买得起,那就买了吧。

    车辆具有一定的保值率,但是毕竟不是投资品,保值只是相对次要的,买车,主要还是买车的功能,解决你的真实需求。而你的需求,值得你投入多少钱呢?

    车辆不断降价,是汽车和电子行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每一个新品上市,随着生产环节的持续改进,资源优化,加上产品数量增加,单位分摊的固定成本显著降低,加之市场竞争状况带来的压缩利润,提高竞争力等等市场因素,都会导致车辆价格越来越低。而新能源车,由于其发展时间尚短,技术迭代迅速。尤其动力电池材料,磷酸铁锂,三元锂,准固态,这几天甚至出现了新闻报道台湾固态电池生产线投产……新能源车还远未达到一个技术稳定持续应用的成熟环境。所以,大幅降价是必然,甚至可能高于30%。

    那么,买车需要等吗?我认为主要看个人需求。

    春暖花开,开上电动汽车,带上火锅食材冰镇汽水,带着孩子,上午在东堤公园吹海风,挖沙子,吃火锅,下午孩子困了,放平后排大床,打开空调,孩子美美睡一觉,大人美美掼两把,你觉得这春宵一刻,值的花费多少?

    车辆,作为消费品,如果它给你带来了使用价值,各种便利,甚至愉悦感,那就没有必要等几年价格降低再买,毕竟岁月不等人。等车价稳定了,你也许错过了和女朋友说走就走的旅行,等车价稳定了,孩子可能也失去了和你一起挖沙子吃了火锅的兴趣。这样看,问题就变成了,“买”和“等”这段时间,你对自己时间的投资,值得吗?

    当然,这个答案,根据不同的家庭状况,不同的消费观念,会是不同的。

    赞同 3

    评论

    收藏

    分享

    刘三姐聊车

    2024-02-29汽车领域创作者

    我个人觉得不靠谱的,这个降价30%的幅度实在是太大了。

    我们国内造车不像合资品牌,我们的成本其实是很低的,普遍都是在15%左右,甚至只有10%,也就比亚迪这样子的第一梯队才会利润到达20%,可是这样子的企业也就那么2,3家而已。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比亚迪能把秦PLUS的价格从十几万一路拉到7.98万的价格,因为比亚迪拥有国内新能源企业最强的优势:规模化和全产业链。

    你能想象吗?比亚迪的仰望U9上面的碳纤维,都是比亚迪自己生产的,这就是全产业链的优势。

    但是国内其他企业谁能做到?能够做到比亚迪这样子80%,就利润很客观了,可就像我开头说的那样,即便如此比亚迪也只有20%的利润,其他的更加只有15%不到,所以降价30%是很难的。

    但是合资汽车却不一样,合资汽车靠着数十年甚至百来年的发展,早就形成了完全的规模化,一台售价30万的汽车成本可能都不到20万。

    比如宝马i3就是最好的例子,从上市的售价35.39万到落地只要25万左右,足足降低了近10万的价格,降价幅度可不就是在30%左右么?

    然而就是降价这么多的情况下宝马I3还能够赚钱,大幅度降价后还能卖出一个月1W多的销量,这可是多少新势力羡慕却达不到的月销量啊。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专家是用合资品牌的逻辑来看自主品牌,显然出发点就出错了。

    而且我国自主品牌目前卷的程度愈发厉害,利润可能会压缩的更甚,卷的尽头就是市场层级明确,品牌阵营牢固,但是很显然,想要在3年内完成这些无异于天方夜谭。

    赞同

    评论 5

    收藏

    分享

    二手车小胖说

    2024-02-29二手车专家 汽车领域创作者

    按照美国销量比较大的车作比较!

    本田雅阁2.4,美国2.2万美元,相当于人民币15.6万,中国目前这款类似的车1.5T指导价22.98万,优惠后17万多,再考虑国内的成本等因素,22.98万的车,17.98万,就算是和美国2.4配置的,15.6万这绝对可能,我估计15万以内绝对可以的[调皮][调皮]

    从另外角度看,中国的手机,家电,等工业化产品是不是全球最便宜的?

    中国汽车按照规矩和趋势,一定是全球产量最大,规模最大,最卷,价格最低的市场!

    整体经济并不好的情况下,降价才是王道,去除之前的议价空间,提高规模,降低成本,这才是厂家生死存亡的可能!

    从年初的新车降价的情况看,比亚迪,奇瑞,吉利等国产车型的价格,从厂家定价都开始“一步到位”的低价,比如比亚迪最近的荣耀车型,奇瑞的icar等系列!

    今年绝对是价格大战的升级,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发稿人:《各地最新时事在线》总编辑:高山旗手

    汽车燃油车比亚迪车企价格发布于:湖南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Powered by 联华证券_炒股配资平台_线上配资股票详情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365站群 © 2009-2029 联华证券 版权所有